資訊中心
新聞中心
中國的加工國地位正在發生變化
2015年用于加工再出口的挪威鱈魚對中國的出口量22000噸,同比減少超過50%。中國作為全球較大的加工國,其世界角色正在悄悄發生變化。由于勞動力成本加大,中國經濟與美元匯率直接掛鉤,美元堅挺直接令加工商在中國的加工成本無形加大,加工商不得不尋求更為便宜的地區,一些生產商轉移至諸如東歐波羅的海地區和波蘭,盡管如此,中國仍是真鱈、綠青鱈和鯖魚的主要加工地。
業內人士認為,中國在競爭國中不再具有鮮明優勢,但會與其他競爭國保持平行的競爭關系。挪威Norway Seafoods公司生產的冷凍原料產品從2014年的零噸增加至2015年700噸,其工廠設在挪威的斯塔姆松和梅爾比,公司CEO Thomas Farstad認為,匯率有利于挪威海產品出口貿易,也因此公司將加工廠設在本國內。
挪威海產品協會認為,現在給中國的海產品加工業下結論太早,盡管去年冷凍鱈魚對中國的出口下滑近50%,但就此認為中國正在失去其重要的加工地位為時尚早,現實情況要更加復雜。
數據表示,綠青鱈對中國的出口正在增加,這種海產品價格要比真鱈和黑線鱈低廉。而部分生產商將與中國的貿易轉向荷蘭,2015年荷蘭的加工量大的10500噸,2014年的數字為5500噸。由于真鱈漁獲量減少,價格走高,不少挪威生產商選擇靠本國更近的地區進行加工。